当我进入游戏看到这缓慢前行的列车,听到舒缓的钢琴后,我立

作者:劲途游戏 时间:2021-03-25 22:00:47

当我进入游戏看到这缓慢前行的列车,听到舒缓的钢琴后,我立马想到了——《天气之子》。这样的观感让我想起新海诚和他的作品。“电影式奇幻冒险”,在旅程的最开始便给了我恰如其名的感受。接下来,我们就好好来看一看这部“电影”。

游戏标签:剧情、电影式、卡牌、收集、回合制

电影式奇幻冒险

这是一款采用了电影呈现方式的剧情游戏。

这是一款让你扮演第三方视角的剧情游戏。

《拾光梦行》宣传上主打剧情,强调“电影式”。

画风

清新,梦幻,简洁。没有很多额外的消息窗口,干净利落,各种壁纸级插画让界面十分养眼,不会疲劳。

剧情

故事发生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……不剧透了。很多人说剧情俗套,不过个人感觉表现还是不错的,俗套只是一时感觉。风格大体上是中国都市幻想。游戏没有主观代入,而是上帝视角,看电影嘛,吃瓜就好了。

这里强调一下,这不是一个恋爱游戏!!!不要误会。你看主角队8个人,3个女生,5个大男人,这样的安排敢于尝试,也确实做得很好。男角色们的吸引力一点不比女生们差,水友们各种贴贴我就不多说了~

人物塑造也很优秀,个性鲜明,转折巧妙,比网文还好看。

画面

画面表现方式上,剧情舍弃了传统2D,也没有用live2D,而是花大功夫上了3D模型,3D人物在2D场景中交互,以小剧场方式推进剧情。这种方式在表达上,更加细腻,可容纳的肉容也更多。我们再回到“电影式”这个词,2D背景板加3D建模的观感有电影的一些感觉,很舒适,但能否成功取决于3D模型的细腻度,一些小动作是否能很好的表现出来。

可惜的是,《拾光梦行》在3D模型的打磨上没有做到最好,大体上有点感觉,但火柴棍现象频发很出戏,很多小动作也不够完整。不过做的好的一点是运镜,电影式运镜《拾光梦行》确实做到了。如果3D模型再优化一点,相信画面观感就真正配的上“电影式”一词了。

音乐

音乐也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《拾光梦行》的音乐制作,很符合主题,也很好听,游戏专门制作了一个单曲,还开放了歌曲收藏,可见未来音乐也是该游戏的一大卖点。

相较于单曲,BGM更为重要。《拾光梦行》的BGM总让我有种在听《三叶的主题曲》的感觉,但又有不同,总体来说很配合游戏。我曾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挂机听登陆界面BGM一下午,心旷神怡。这样的感受还是在我两年前循环听《你的名字》专辑时才有的。

配音

既然是电影,对话肯定是要的,放到游戏中便是配音。

目前《拾光梦行》尚未实装配音,CV阵容也没有确定下来,不过官方是肯定有在筹备的。关于语言,中文代入感最强,因为整体风格就有一种中国幻想的味道,日语的话不好想象。希望配音有了之后能给剧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。

游戏内目前只有一些简单的语气和音效。说实话,易子洋“啊!”的一声把我给吓到了。。。

回合制卡牌对战

这是一款融合了卡牌收集冒险的剧情游戏。

卡牌收集回合制对战是《拾光梦行》玩法的核心。

战斗

战斗设定是在梦境中,很奇幻。

一看到这样的战斗方式,我立马想到了《炉石传说》,定睛一看,发现实际上还要融合《阴阳师》,但又有不同。

回合制战斗,再加上即时的技能系统,让设计立马从传统的回合制中跳出来。即时的技能释放独立于回合之外,让战斗更具有可操作性,回合制无脑挂机的同时,高阶操作也可发挥奇效,游戏性大大提高。

但为人诟病的一点是难度。

游戏需通过关卡来解锁后续剧情,对于一个主打剧情的游戏来说,所有的战斗和收集都要为剧情服务,甚至矛盾时还要为剧情让步。但《拾光梦行》在主线关卡难度的设计上偏难,剧情空档期较长,测试服资源很多大家刷刷刷尚且如此,正式服资源不够那空档期还要更长。在这一点上,游戏设计又和“电影式”相悖,电影是连续的,过长的空档期会让玩家失去对剧情的热情。

三星成就的难度就更高,再加上三星奖励那么诱人,这就是明摆着在给自己挖坑了。降低一些难度体验可以更好,当然也不能太简单,不然本身不多的游戏性又会大打折扣。

设计

设计上没有太多创新,传统的属性克制,技能费用,忆卷系统(类似《崩坏3》圣痕),职业系统等。

亮点在于一些独特的技能效果和技能独立于回合外的设定,队伍组合之后一些独特的效果可以大展身手,全R大队无伤通关(夸张),让队伍搭配变得烧脑起来。

但缺点同样在于技能。《明日方舟》同类相似较多,但有特殊技能的干员一般都有相应的456星。而《拾光梦行》同类相似也多,但独特的控制、回复费用等关键技能很少,而且质量不高。于是就出现,如果我上控制,还没有人家伤害卡来得强,如果我不上控制,这张卡就吃灰,类似的转移伤害和解控也是如此。没有高品质独特功能性技能的卡是设计上的一大缺陷。

其它系统

参见:

养成

《拾光梦行》前期的养成系统比较友好,不肝(挂机还算肝就没办法了),虽然时间相比《明日方舟》长了一丢丢,但成效很好,投进去的资源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收益(60级以后长草没办法,世界难题)。

但这里又要说一点了,《拾光梦行》后半段养成比较困难,段落感立马就上来了,以至于我升到60级就没有再网上刷的欲望了。修改一下养成梯度,找到平衡点,可能会好一些。

各种刷刷刷都是类似的一套,经验材料,升星材料等等,只是换了皮。别说,这一换皮,刷刷刷也变得不是那么枯燥了。好评。但资源总是不够用,生命不息,刷刷不止……

抽卡

抽卡模拟相机拍照,很新颖。

概率上没啥毛病,只是没有保底。不过每周保底22抽要再非可能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总的来说,抽卡体验还是很不错的。

要说啥缺点,就是默认R卡不锁,容易手抖全分了。如果有第一次获得自动上锁就最好。

氪金

测试没有开放氪金通道,但可以想见抽卡氪金福利不会太高。在每周可以白嫖很多抽卡资源的前提下,养成材料的礼包可能更受大家欢迎,体力包更是出就买空的必需品(基于愿意氪金)。

立绘

pr就对了,男的不要紧。话说我怎么放的图是女生?

立绘包括插画都是精品,真有点新海诚“每一帧都是壁纸”的味道。

总结一下

这是一款真的很不像游戏的游戏。

这句开发者的话我没有理解。不像游戏?是说自己是主打剧情,只想讲故事吗?但是游戏性又确实做的还可以,虽然肯定比不上一些大厂(sdjsn,yj)。

在游玩的这一个星期,要我打分100分,我给90。难度模型什么的小毛病都可以后期优化,但是核心的玩法和剧情给我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。

1、剧情表现虽俗套却恰到好处,各种系统都很契合主题,治愈系的画风,优美的音乐,整体观感优秀。

2、资源获取友好,养成系统简单明了,抽卡不需要精打细算,没有压力的游玩。

3、战斗系统可简单无脑也可深挖硬核,很合我这样的追求硬核的玩家的口味。

但是!就等这句话了……

最大的不确定不在于氪金也不是系统平衡,而是配音。

如果配音做的优秀,《拾光梦行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佳作。但且不说翻车,只要配音平庸,其体验就要扣掉大概20分,70分的评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,只能算“可以玩”的程度,那这样的话,《拾光梦行》很可能就被那些主流游戏给淹没,鲜人问津了。

这是一款期望能被你喜欢的游戏。

这句话既是开发者的话,也是我想说的话。

最终《拾光梦行》能带给我们怎么样的体验,现在还是个未知数,只能说潜力很大,机会很大,但很困难。

希望下次再见到《拾光梦行》,可以让我毫不顾忌的说出上面的话


相关游戏
问答攻略
随便看看

新闻 攻略 问答 教程 公告